古今圣贤,均崇尚以善为美,“善莫大焉”,与人为善,传递真善美,就如赠人玫瑰,手留余香,也是给自己多了一条渡善之路。
人们习惯用自己已有的认知去判断是非,辨识真假,发现从来无完美之事,就如用自己的心胸去揣度他人,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不足。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一把尺子,人心则是一杆秤,量人先量己,称人先称己。在用人上,也是如此,用人之长,天下皆可用之人,用人之短,天下无可用之人。
好尺子,通常是用来衡量有多长,而不是极力去量有多短,挑人短处,自己也会被人挑三拣四。心里总惦记着别人的过失过错,不会让别人颜面尽失,而是彰显自己的心胸有多狭窄。
人之所以善良,来源于宽容,来源于一颗与人为善的心。人之初,性本善。涵养从小看大,尊重他人、宽容他人、柔和待人,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,才能让自己的生活一片祥和。
根正苗红,代代相传。
主要讲师
连山易当代传人韩长龙老师
韩长龙老师是韩艺先生之子,出生在易经中医世家,自幼耳濡目染,学习连山易、归藏易等绝学,深得一代宗师韩艺真传。

汲取父亲丰富的实战经验,韩长龙老师对、天、地、人、的规律了如指掌。充分领略了“连山易”精髓,并成功将其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,家庭经营,人生健康,人生发展之中,独创了一套以“天、地、人”规律为核心的连山易经典应用体系。
与人为善,不以自己的评判标准去衡量人,不让别人为自己的情绪买单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,都有独立的思想灵魂,如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你的自私、蛮横、缺陷等都会被无限放大。心中有爱,世界才充满善意。
静坐,则常思己过;闲谈,则莫论人非。有时候,一张口就是伤人斧,一出言就是割舌刀,只会不得人心,不积良德。一张嘴,除了吃食,交流出来的言语最好真实、和善,可谓口德。一个人时,多学会扪心自问、观心自省,提升思想觉悟,才会少走弯路。
与人为善,是对自己渡善,给人指出一条明路,也是让自己多了一个机缘、甚至退路。对于别人的过错、过失不必太过斤斤计较,施与他人的恩惠和帮助,不必时常挂在嘴边。爱人先爱己,责人先责己。真正的爱心,是照顾好自己这颗心,真正的善意,是保持在日常的言行举止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