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红楼梦》中的易经智慧——用连山易浅看《红楼梦》

《红楼梦》是中国明清四大小说之首,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,也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。学术界因《红楼梦》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而产生了以《红楼梦》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——红学。

不同的人生,不同的阶段,读红楼梦都能读出不同的感悟。在学习了连山易之后,再读红楼,又是一番新的风景。书中的几副对联亦是对人生不同的诠释。

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

年少的时候,初读这两句,觉得曹雪芹“胡说八道”。

真就是真,假就是假,假的还能变成真的?

有就是有,没有就是没有,还能无中生有?

但是,有了许多的人生经历以后,用连山易的角度去看,这是至理名言。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互转的,没有纯粹的阴,也没有纯粹的阳,阴盛转阳,阳盛转阴。没有绝对的真,也没有绝对的假。

就像文章和马伊琍,谁能说没有真情,谁又能说没有假意!有还是无,又是一个哲学的大IP。亿万身家最后能带走什么?穷困潦倒,身后也可能名彰史册。此时的无,未来可以有;此时的有,未来也可无。

一般人看不透是非真假,人云亦云,以讹传讹; 聪明人看透了是非真假,却自以为聪明,到处嚷嚷,令人恼羞成怒; 有大智慧的人看透了是非真假,却不说透,给人留余地。 世间之事,真真假假,看透不说透,知人不评人,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智慧。

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

对联的意思很明白,积累了下辈子也花不完的财富,但还是贪得无厌,不肯收手,等到走投无路之时想回头,却为时已晚。

譬如王熙凤,生于名门望族王家,嫁到声势显赫的贾家,成为大权独揽的琏二奶奶,有财富有地位,衣食无忧,却还是贪得无厌,拼命敛财。

机关算尽太聪明,反误了卿卿性命。王熙凤敛财无数,也因此被丈夫休弃,锒铛入狱,苦心经营的一切都化为云烟。

这幅对联是对天下人的当头棒喝,“贪”是苦海,及时回头。

“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有金银忘不了。终朝只恨聚无多,及到多时眼闭了。”

连山易以艮卦为首,艮卦就是止,对物欲的止,对欲望的止。有时候停止要比启动还要困难。从孔子、孟子到近代的伟人,能赢得身前身后名的,都在于“止”。

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

你的心态,决定你眼中的风景。

林黛玉和史湘云身世差不多,同样是父母双亡,没有兄弟姐妹,都寄人篱下。

宝玉砸玉,林黛玉淌眼抹泪:“淌或摔坏那玉,岂不是因我之过!”桃花凋落,她悲伤不已,挥泪写下《葬花吟》。她常常因别人的一句话想不开,自寻烦恼地生起闲气来,终日以泪洗面。

史湘云曾对林黛玉说:“我也和你一样,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。”

史湘云旷达乐观,什么都看得开。她在叔叔婶婶家每天都要做针线活做到深更半夜,第二天依然洒脱地大说大笑,有她在的地方,处处充满欢声笑语。填词作诗,划拳猜枚,女扮男装,替人打抱不平,活出一派霁月风光。

乐观的人像太阳,照到哪里哪里亮。悲观的人像月亮,初一十五不一样。

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是易经智慧的一种境界。其实,快乐的钥匙一定要放在自己的手里,境随心转,喜怒哀乐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内心。

寒衣冷食不失其乐,锦衣玉食不消其苦。心态好了,烦恼就少了,事事皆欢喜,日日是好日。心态好的人,一辈子都好。

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

贾宝玉在宁府上房看到这副对联,心中不快,连忙摆手要走。在年少时读到这里,也如贾宝玉一般,觉得太过圆滑,太过世故。

其实,做人是一生的学问。杨朱所言: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”;梁启超所说:“如果你做不成一个人,智识却是越多越坏。”我们为人处世,最重要的是要做一个人。易经的境界天人合一,也是首先做一个真正的人。

我们看看进大观园的刘姥姥,家中贫穷,眼看就过不了冬了,刘姥姥无可奈何,只好放下尊严,到贾府“打秋风”。得到贾府周济,来年地里大丰收了,刘姥姥留下最好的瓜果蔬菜,没敢卖,都带到贾府,感谢贾府的恩情。

贾府被抄,刘姥姥没有像众人那般,躲瘟神一样躲着贾家人,反而上下打点,到狱中看望贾宝玉、王熙凤。巧姐不知下落,她挨家挨户四处打听,得知巧姐流落烟花之地,她毫不犹豫变卖所有家财,将巧姐救了出来。

刘姥姥重情重义,无愧于己,无愧于人,无愧于天地,虽然是农村贫苦卑微的老婆婆,心灵却比千金小姐还高贵。

人生终归一场世间的旅行;成长是旅程中经历的风景;岁月是一幕幕景色的变换;智慧是悟透人生的一场修行。

人,赤裸裸而来,赤裸裸而去,终究什么也带不走,万事万物,不过是过眼云烟。

连山易告诉我们,认真过好每个朝朝暮暮,真正的了解自己,理解他人。做自己喜欢的事,努力成为自己要成为的人,便不枉此生。

Leave a comment

  • QQ客服

  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